GCP机构数量不断增加!50余名专家齐聚广州,共促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3-07-04 14:47作者:生物医药观察



近年来,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发展,临床试验规模不断扩大,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推进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模式向高质高效发展,6月30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广州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举办。


本次培训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承办,吸引了全省50余家医院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参加,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邹燕琴主持并致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丽卡、广州第一人民医院倪穗琴、广东省中医院张勋等多名GCP专家受邀参加,并先后进行了精彩授课和分享。


▲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邹燕琴致辞


此次培训将有助于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管理能力,推进临床试验管理模式规范化发展。


1

四年备案制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开发和上市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必要过程,具体实施主体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下简称GCP机构)。


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药物临床试验需求持续提高,但GCP机构数量较少,承载能力有限。


为解决供需矛盾,自2019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GCP机构由资格认定逐渐转变为备案管理,可自行或者聘请第三方对其GCP机构及专业组的技术水平、设施条件及特点进行评估,评估符合备案规定要求后才能登记备案。


GCP机构申请流程简化,进一步释放了临床试验资源,对鼓励药物创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2017年至2019年我国已公示的临床试验数为6033项,而2020年至2023年7月1日为11095项,数量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7月1日,我国已有1360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备案平台完成备案,其中广东省有128家,占比9.4%,数量最多。然后依次为江苏省98家、河南省84家、四川省和山东省各78家、浙江省77家、北京75家等,备案专业主要集中于肿瘤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和呼吸内科。


作为医疗资源大省,广东一直以来都大力扶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2020年《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完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激励机制。


2020年《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提出要在经济上给予补贴——


新启动临床I、II、III期研究的新药项目,经评审,按核定费用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经费奖励;委托广州地区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的,奖励额度再增加50%,最高不超过450万元、750万元和1500万元(开展临床II、III期,广州地区临床试验机构需为组长单位)。

支持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等重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补助额度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

GCP机构每年完成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达到10项以上、20项以上、30项以上的,分别予以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奖励。建成I期临床研究病房并投入使用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2

破解发展难题

提高GCP机构管理水平


GCP机构越来越多,但仍存在一些发展难题。比如机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经验。一些新备案机构还可能存在专业性问题,研究水平有限。


此次培训会现场还提到,缺乏充足的临床试验配套设备也是制约发展的问题之一,不利于提升机构的临床试验能力。


备案制管理施行后,对各机构的日常监管力度也会加大。我国先后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20版)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22版),对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


此次组织人员培训,可以借鉴成熟临床试验机构运作经验,帮助机构管理人员快速成长,互惠共赢。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分别从“社交风格式沟通能力建设”、“从领导风格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团队氛围和绩效”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分享技巧,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北京博瑞霖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伟介绍了分析性、驾驭型、亲切型、表现型四种社交风格,引导在场机构办主任自我诊断,认清风格。


北京博瑞霖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伟老师授课分享


叶丽卡主任则从自身领导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来展开讲述,探寻机构组织如何体现内在领导力,成为有效领导者的人。她介绍了六大领导风格,分别为愿景型、专制型、领跑型、关系型、教练型、民主型,并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效益,实现绩效最大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丽卡主任授课分享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贺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曹烨、广东省中医院张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吴敏江等9位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专家分享自家GCP机构发展过程的思考和探索,引发共鸣。


3

湾区医药产业创新生态

提高广东临床试验机构影响力


目前,虽然广东的GCP机构数量最多,但项目承接量暂时不及北京、上海。


基于利好政策、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丰富的医疗资源、庞大的病患人群,近年来越来越多创新药企、临床CRO落户大湾区。


2010年,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成立,增强了广东药物临床试验行业的凝聚力。洪明晃教授是发起人之一,他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便有不少北方药企南下合作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广东GCP机构临床试验实力和影响力逐渐提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教授致辞


相关人士表示,广东省机构的优势体现在服务意识、入组速度快、试验质量把控好等执行层面上,但对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及对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和理解有待加强。未来,GCP机构从院长到机构办主任层面,都应高度重视,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挖掘和培养。同时,还可以多开展针对华南地区高发病率病种的本土创新药项目。


从全国来看,目前20%的头部医疗机构承担了80%的临床研究项目量,还有很多GCP机构急需提高知名度,拓展项目合作来源,也希望得到行业各方的支持,加强对外宣传交流,获得更多参与学术活动或区域联盟的机会。


▲活动现场


对此,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立强在现场介绍,2021年3月,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了广州市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服务中心,并委托其作为该服务中心执行机构。该中心主要为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及其临床研究人员等提供服务,通过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发展,提高临床研究资源利用效能,为研发成果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撑。


▲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立强


同时,生物中心还介绍了2023临床研究机构展暨广州临床研究产业交易会,将于8月25日举行。这是全国首个临床研究机构专题展,参展医疗机构将达100家以上,展示医疗机构的GCP研究和服务水平、IIT研究及待转化成果,还会通过展会预约系统采集和汇总临床研究合作意向,做好跟踪对接服务。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进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人员整体水平提高,促进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首页    |   行业报道   |   创新服务   |   领军企业培育   |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020)28098400
粤ICP备08029395号-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20211


website qrcode

手机端官网

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