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访谈丨通达电气医疗总监刘畅:智能制造强企驶向移动医疗,如何抢占先机

发表时间:2023-06-29 09:19作者:生物医药观察



开设移动医疗体检中心,是通达电气布局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


在存量市场中寻突破,医疗行业成为各大传统制造企业瞄准的蓝海。


近年来,格力、海尔、美的等传统制造业巨头,通过融资、并购、成立企业等方式,扎堆进军医疗行业。


通达电气(603390)早早布局,在2020年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市泰睿科技有限公司,将医疗板块车头开向了移动医疗行业。


通达电气以5G移动医疗车作为医疗服务创新场景,整合线上、线下的医疗服务,配套“车+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互联网诊疗工具”,一辆车相当于移动医院,开到一线需要的地方去,创新多个应用场景,解决医生和患者受空间限制的问题。


随着医学人工智能、网络融合技术、5G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移动医疗的生态圈将不断完善。


日前,大湾区生物医药观察团队采访了通达电气医疗总监、泰睿科技副总经理、医动健康体检中心董事长刘畅。对于这场“跨界”,看制造强企如何走好医疗转型路。



1

跨界转型移动医疗

“把所有技术都用在车上”

通达电气(603390)是一家主要为商用车提供车载智能信息系统及配套电气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国内车载电气领域名列前茅。


简单来说,除了发动机和车架,通达电气有能力包揽客车厂需要的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


刘畅表示,通达电气选择布局移动医疗板块,正是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积极响应了国家在“互联网+医疗”方面部署。


▲大湾区生物医药观察团队正在采访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52批)公告,通达电气榜上有名,意味着公司通过了专用车准入审查,正式向移动医疗领域进军。


入局移动医疗,通达电气有天然优势。刘畅表示,“我们把所有技术都用在医疗车上了。”


先进完善的制造技术和产业链

“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20多年的软硬件制造和研发经验,是通达电气最大的优势。”通达电气一直在研发和生产车载智能化产品,这些产品与医疗车的配置要求是共通的。


通达电气的研发人员占比约为20%,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强。2022年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已经超过5000万元。


成熟的智能软件开发经验

在智慧交通领域,通达电气拥有近20套信息管理平台,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与系统开发方面有深厚基础。


刘畅表示,目前公司自研的医疗车,方向也都瞄准了智能化、信息化、定制化,除落地医疗车之外,还有配套的管理软件和诊疗网络平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深耕行业多年,通达电气已拥有成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能力,利用自身软件平台,定制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达电气可以快速实现跨界转型,做好广州品牌的医疗车。


2

一网一车一平台两智能

打造“通达模式”的移动医院


通达电气最早的移动医疗车是5G核酸采集快检车、移动疫苗接种车,在疫情期间研发并快速投入使用,灵活、便捷,协助快速遏制疫情。


如今公司拥有5G智能眼科巡诊车、5G移动CT车、5G移动DR车、5G救护车等医疗车。所提供的体检项目,基本跟医院保持一致。车上搭载5G信号,实时上传数据,专家可远程实时会诊与读片。


据介绍,根据不同项目的时间长短,每台车每天可检查200~800人,一方面可疏解医疗机构的诊疗压力,另一方面也真正实现医生上门、设备上门、家庭医生服务上门。下一步将开发高端妇产检查车、骨关节健康检查车、胃肠镜移动车等。


“在生产创新医疗设备过程中,要积极对接临床需求,不能闭门造车。我们每研制一台车,都会与专家顾问保持深度的合作。”刘畅强调。


移动医疗车并不是简单地将设备搬到车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面临三个技术难题,一是解决高精密医疗设备在车上的减震,二是实现医疗设备要求的空间和环境,三是医疗数据实时共享传输。


刘畅表示,公司的研发团队,之前专注于车载电气商用车领域,对医疗需求、医疗设备产品细节等并不熟悉。


在研发第一台5G智能眼科巡诊车的时候,突破了重重困难与瓶颈。



该项目是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合作开发,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首先提出创新概念,在车内完成眼科疾病的初筛。


然而,当第一台眼科车生产出来后,专家很快指出问题:要打造再贴近眼科检查就诊环境的医疗车,不能简单的把设备搬到车上安装。比如,眼科精密光学仪器的减震要深化、供电、平稳、环境消杀等问题仍需加强。


经过与专家团队深度沟通,如今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搭建了5G智慧移动眼健康医疗平台,由“一网一车一平台两智能”构成。即,以5G医疗专网为基础,以搭载验光仪、眼底相机等检测设备的5G智能眼科巡检车为硬件载体,以覆盖预约、筛查、问诊、随访、宣教等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平台。


可筛查九成以上的眼部疾病,能在车上进行“一条龙式”的基础眼科检查,从视力、验光、眼压、眼前段到眼底彩照及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最快6分钟可完成,算得上可移动的“眼科医院”。



同时配备AI医生,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初筛后,将检查结果实时发送到患者手机中,有眼部问题,会及时反馈,并指导患者进一步转诊。


目前,通达电气已将移动医疗车板块的运营业务迁到广州越秀区,与越秀区越富健康产业合资成立了广州医动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越秀区是广州医疗高地,资源丰富,可以及时汲取专家意见,与临床需求结合更紧密。


3

进基层、送上门

“移动医院”创新多个应用场景

通达电气的移动医疗车可提供覆盖“预防-筛诊-干预-追踪”的全方位高质量健康服务,同时,巡诊车将下沉到社区、单位及边远地区,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让医疗资源欠发达的地区,也能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根据市场需求,在服务类型上,通达电气主要围绕两个方向——


大健康管理的体检车,如CT车、DR车、两癌筛查车等;
专科治疗车,如眼科车、消化道胃肠镜车等;


刘畅介绍,公司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痛点,以上门体检为主要服务模式,为基层医院、民营体检中心、三甲医院提供医疗车租售及运营服务。


基层医院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基层医院每年要为65岁及以上人群提供一次体检服务,如X光胸片检查、彩超心电图等。把医疗车开到家门口,完成度会更高。


刘畅表示,公司重视基层医疗市场,目前已与基层医院合作定制两癌筛查车,为基层妇女提供上门筛查服务。


民营体检中心

为团体客户和高端客户提供上门体检服务,通过租用医疗车,降低民营体检中心的运维成本。


如普通大众的健康管理、学校新生入学体检、企事业单位员工年度体检、老人院的体检、电力公司、煤矿公司、机场等单位团体体检、职业病筛查、社区体检等,都可以用上。


三甲医院

近年来,越来越多医院都重点发展体检中心,将诊疗前移。通达电气已经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医院达成医疗车合作,未来将配合医院开展上门体检服务。


4

同时布局线下体检中心

深耕健康管理服务


移动医疗车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医疗机构103.3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家,民营医院2.5万家。如像救护车一样几乎每家医院都配备,那么移动医疗车每年销量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辆。


刘畅估算了一下,“除救护车外,目前其他医疗车每年在全国的市场潜力有三四千辆,广东每年可达两三百辆左右。”其中,通达电气以提升医疗车在广东省的市占率为第一目标。


据介绍,当前国外移动医疗车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比如,一小时内可通过移动医疗车组建一家战地医院。市场上甚至已经研发到医疗智能概念车,看病诊疗也能全自动。


而国内还停留在“车+设备”结合的基本硬件改装层面,发展深度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距离。


“通达电气要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敢于追赶。未来不局限于做检查,还将整合资源,全方位地为公众提供移动医疗服务。”


开设移动医疗体检中心,是通达电气布局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


刘畅介绍,公司正在筹建移动医疗体检中心,注册地选址在广州市越秀区。在越秀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体检中心预期会在2023年下半年开业,2000平方米的体检中心加上移动医疗服务,配套10辆体检医疗车,将健康筛查服务、高端医疗设备资源、专业医护人员带到有需要的地方,服务更多百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深入。未来,移动医疗将推动有限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民众,改善就医体验,促使临床治疗向预防保健转变。


在这片“蓝海”中,通达电气同时布局生产、运营、终端医疗机构,并坚持技术驱动、自主创新、专家引领,逐渐提升行业内竞争力完成制造强企的转型路。




视觉设计 | 黎倩儿


首页    |   行业报道   |   创新服务   |   领军企业培育   |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020)28098400
粤ICP备08029395号-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20211


website qrcode

手机端官网

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