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产业简报| 院士呼吁投资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达安基因控股子公司达瑞生物获医械注册证发表时间:2023-06-20 17:22 ![]() 1 产业动向 达安基因下属控股子公司达瑞生物,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5月24日,达安基因(002030.SZ)发布公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达瑞生物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这对公司完善产品线、扩大市场有积极意义,目前新产品处于市场开发阶段。 达瑞生物是集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咨询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专家呼吁投资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 5月20日至5月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专家齐聚,分享创新前沿。 据了解,5月17日,由威斯克生物/川大华西医院针对最新流行XBB等新冠变异株研发的两个产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将尽快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要研究更加安全和更加有效的疫苗,“这方面我们应该是能走在国际前面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一个好的疫苗要做到安全、有效、可控。从这个角度来讲,mRNA疫苗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呼吁投资人士关注mRNA疫苗新技术。 图源:壹图网 追加超10亿元投资,西门子医疗和深圳南山共建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5月22日,在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企业举行了第8000台整机设备下线仪式。西门子(深圳)基地还与南山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追加超过10亿元人民币投资。 根据协议,西门子医疗将在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成后将成为西门子医疗在深圳“双址运营模式”下的全新研发制造基地。 2 政策聚焦 MAH政策调整征求意见,鼓励部分医药企业具备自行生产能力 5月2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公开征求《关于加强委托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 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MAH),允许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与生产企业相分离,持有人可以选择自行生产或委托生产。MAH的推广,意味着“厂证分离”,催热了药品CXO行业。 此次对外征求意见,是为强化持有人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主要责任。 其中,《征求意见》明确,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的持有人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鼓励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除外)持有人具备自行生产能力。产能不足、需要增加委托生产地址的,应当严格按照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征求意见》还提出,鼓励多组分生化药的持有人自建生产用原料基地,加强对人或者动物来源原材料的生产过程控制;鼓励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使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中药材,保证生产用原料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 图源:壹图网 3 湾区药讯 《新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第九批)》公布,多家湾区企业产品过评 5月25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布《新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第九批)》信息,共计发布产品名单61个,多家湾区企业产品过评。 4 投融资风向标 两月内完成两轮千万级融资,深圳粒影生物专注蛋白质改造和设计 5月24日消息,深圳粒影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愿景天使基金领投,卫光生物、帝迈生物、无锡贝斯特等上市公司以及蒲公英创投等其他机构跟投。 本轮融资资金用于扩充研发团队规模、完善核心技术平台、规模化中试生产场地建设及市场拓展。 粒影生物成立于2022年4月,作为技术优势企业,致力于打破外资品牌在蛋白原料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专注于蛋白质产品的设计改造与生产。其核心产品可应用于抗体药物、生物酶制剂、mRNA疫苗、医美等领域。 至此,在成立一年已完成两轮千万级融资。4月6日消息,粒影生物完成由紫金港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