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行业报道
Nav
创新服务
Nav
领军企业培育
Nav
关于我们
Nav
品牌传播
产融对接
项目路演厅
企业直播间
产业服务平台
国内首个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广州,中药新药研发将迎突破口
发表时间:2023-06-20 10:53
作者:生物医药观察
细胞外囊泡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前沿热点。
过去的几十年里,细胞外囊泡(EVs)的生物学作用已被广泛报道。尤其自2013年外泌体获诺贝尔奖后,吸引了各界学者的目光,外泌体就是细胞外囊泡的明星成分之一。
近年来,中草药细胞外囊泡(EVs)研究作为中草药疗效机制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渐引起关注。
中草药经历了湿药(新鲜草药)、干药(为了便于储存)、炮制饮片、颗粒等发展阶段,囊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呈现的形式,
或成为中药标准化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近日,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下称“工程中心”)在广州成立,是国内首个中草药囊泡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研究中草药囊泡对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吸收、利用有重要意义,该中心旨在搭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平台,助力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开新局”。
1
乘高速列车的“快递小哥”
中草药囊泡是纳米医
学最有前景者之一
药物进入人体发挥作用,需要递送系统又快又准的到达指定部位。细胞外囊泡就是这样的递送系统,它的个头只是一个细胞的千分之一,属纳米级,可将携带的生物活性分子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
简单来说,它是个“快递小哥”,在细胞间运送溶性蛋白、脂质、核酸和其他药理活性分子等“货物”,送到指定部位后,以达防病治病的效果。
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分泌囊泡,植物囊泡研究,国际上几年前已经开展,近3年,中草药囊泡的研究逐渐兴起。
“对于中草药来说,
囊泡运送的重要货物之一就是中草药中‘有效活性物质’
。和普通中药汤剂相比,能显著提高有效成分被组织细胞摄取内化的效率。由于囊泡个头小,加之稳定的脂双层结构,
可以保护装载的货物
稳定送达靶细胞
,因此
中草药囊泡可以作为药物递送载体治疗疾病
。”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赵可伟介绍。
虽研究时间尚短,但中草药细胞外囊泡是近年来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已然是中草药领域的科研卷王。
作为中草药领域的研究新星,囊泡有三重特点——
一是快递小哥,搭载多样有效物质;
二是高速列车,运输效率提高;
三是可穿透多种生物屏障,抵达靶器官。
植物EVs的特性使植物EVs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再生和抗炎等疾病治疗过程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能够穿过多种严格的生物屏障(如肿瘤包膜和血脑屏障)向各种靶向器官输送药物。
与传统的纳米材料相比,EVs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毒性和非免疫原性等优点,是纳米医学中最有前景的候选者之一。
“目前,我们仍无法单纯用化合物成分去解读复杂的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在中草药的研究中发现,不仅是相关的化合物,像小RNA、核酸此类的成分,也可能是中药中有价值的药效成分。但这些成分如何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中草药囊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载体。”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指出。
“一公斤中草药仅能提取约10毫升囊泡。实验发现,添加了囊泡的复方汤剂或单品,类似搭载各种有效成分的高速列车,运输效率比之前高了10~20倍。因此中草药囊泡也被视为中医标准化的突破口。”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赵可伟介绍。
在此基础上,科研界也在考虑,是否可将中草药囊泡应用于开发成药,将中草药细胞外囊泡作为治疗剂载体的新兴工具。
细胞外囊泡具有靶向性,其主要取决于囊泡上面能够装哪些特异性的靶向分子。除依靠植物提取外,也可以直接进行工业化合成特定成分,再将特定成分装入囊泡中。比如,现在合成核酸已没有瓶颈,可将其做成脂双层,再包裹成药,实现工业化。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宏斌进一步解释。
2
药品、保健品、化妆品
中草药囊泡应用广泛
如何将中医药机制说清楚、讲明白,研究中草药囊泡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
我国中草药囊泡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是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未来会在下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其主要应用方向不限于药物治疗,在治未病领域大有可为。
据悉,作为一项前沿研究,中草药囊泡目前主要有三大应用方向:药物靶向治疗、浓缩保健品、化妆品护肤领域。
以护肤品为例,中草药护肤市场大热。据统计,世界中草药化妆品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而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82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广州中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也是以中医骨伤为优势学科的三甲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林兴栋表示,本院有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其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中草药囊泡的研究与应用。
据介绍,中草药囊泡研究可以用于开展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很多骨科疾病的前沿治疗探索,也可开发中草囊泡在骨科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同时,充分挖掘现有院内制剂中的药效物质有效成分,进行成果转化。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相比于传统人工合成的载体有诸多优势,为现代药物递送开辟了新的领域。尽管研究持续进行,但是细胞外囊泡相关疗法的临床转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为止,还没有细胞外囊泡(EVs)疗法进入市场。一个关键的挑战是未形成细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和优化的标准化,难以创建高质量和一致的细胞外囊泡种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林兴栋表示,工程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证明中草药囊泡的潜力,也将进一步推动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的标准化建立。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广州市丰富的医疗资源及学术号召力,以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共同推进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
3
中医药已进入黄金发展期
搭平台促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
近年来,多家跨国企业进军中医药,一定程度上产生“鲶鱼效应”,也倒逼中药行业发展进步。
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中药新药相关的法规和文件,更多符合中药发展路径的制度陆续完善,中药新药的研发流程逐步清晰化和规范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3年以来,国家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持续发布。
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对激活中药创新积极性意义重大;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八项重点工程,激发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活力;4月份,中医药局、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制定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动力。
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指出,中草药囊泡在探究中药疗效机制方面有重要意义。工程中心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建,是学校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平台。这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大家用好中医药文化“金钥匙”,共同探索构建中医药共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讲好中医药故事,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工程中心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搭建深度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成员包括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的企业同行,当学术研究有突破,企业及时运
用技术手段和产业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良性的产学研生态闭环。
据悉,工程中心将通过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为导向,汇聚国内中草药囊泡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智慧,瞄准中医药的科学前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区域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推动中草药囊泡临床应用和转化的快速发展,打造成全国中草药囊泡研究与转化中心,让中医药迈向“中国药”发展。
上一篇
产业活动|“提信心、促发展、敢闯敢干”读懂日活动暨广州首届百家新锐企业培优计划推介会(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专场)成功举办
下一篇
前瞻访谈| 百吉生物董事陈秩静:细胞治疗成抗癌药“黄金赛道”,中国将弯道超车
文章分类:
新闻动态
产业活动
政策引领
分享到:
首页
|
行业报道
|
创新服务
|
领军企业
培育 |
关于我们
联系电话(020)28098400
粤ICP备08029395号-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20211
手机端官网
公众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