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注册制首战告捷,2家医药公司深交所上市,生物医药企业迎来哪些新机遇发表时间:2023-04-12 09:34 全面注册制下,“投早投小投科技”趋势增强,更多资金涌入一级市场。 4月10日,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首秀,10只新股交易火爆,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其中,2家医药健康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为登康口腔(001328)、海森药业(001367)。 全面注册制之下,将有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高成长行业有望得到政策支持。 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特别是具有核心技术、专业专利和技术壁垒的企业,未来应该会将A股作为首要选择。 在迎来更大发展机会的同时,谁能顶住挑战,继续驰骋在生物医药的赛道上? 1 全面注册制改革 进一步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活力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A股市场迎来新时代,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也为之沸腾。 其实,从2018年11月起,注册制改革已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进行了实践试点。截止目前,其中约有96%的股票属于战略新兴产业。其中,医药健康板块受益显著,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在过去几年增长势头明显提振。 据wind行业划分统计梳理,自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以来,截至2023年2月10日,wind行业划分下的医药健康企业(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有超100家公司上市。 2019年7月,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首批25家企业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其中包括2家生物产业企业,当年上市的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即达到16家;在2020年、2021年分别有29家、38家,迎来上市浪潮,即便2022年被视作是“门槛提高”,也有24家公司上市。 据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生物医药赛道的企业总数量占比达到68%,募资金额总占比达到75%。 全面注册制启动后,上市条件不断优化,生物医药企业的IPO将会进一步放量。 2 “投早投小”趋势增强 更多资金涌入一级市场 相较于核准制,全面注册制下的主板上市条件更多元包容,为科技型中小民企提供更多上市机会。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但证券监管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确保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而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 发行公司的股票价值如何,留给市场来决定。 也就是说,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将企业能否实现IPO的选择权交给市场投资者,上市标准将以企业实现市场化市值为核心,重点判断企业未来价值成长预期,而不是单一的当前盈利能力。 深创投、澳银资本、达晨财智等多位头部创投机构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再次大幅提高了股权投资项目退出的确定性,“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走向正向循环。作为创投机构的重要退出渠道,IPO的通畅无阻、效率提高一直是行业的最大期盼。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无疑再次给创投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有利于增加一级市场投资的流动性、增强市场活力。 深创投表示,全面注册制改革极大地提振LP信心、改善募资环境,使得更多的社会资金能够支持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上市条件放宽也进一步赋予了优质的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更多上市机会,特别是对投资组合中拥有比较多硬科技类标的、服务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创投机构是一个重大利好。 敢投资、能退出,意味着将有更多资金涌向一级市场。没有净利润的企业也能申请上市,大家投资早期医疗项目的意愿和信心也大大加强。 3 抢抓全面注册制新机遇 大湾区多项政策出台 医药健康企业此前已受益于“双创”注册制改革,未来,它能否继续承接、延续市场活力带来的资本助力? 此前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已让行业关注项目的实际价值(即科技含量和成长性),更积极投向高科技、高成长的中早期项目,全面注册制之下,这一趋势将大大增强。 未来,创新能力强、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核心专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其产品在国内有差异化,同时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企业,通过加强在研发能力、专利技术方面的信息披露,会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加上注册制本身更科学的定价制度,更受益于全面注册制的推行。 ![]() 从投资领域看,生物医药、生物科技、高端医疗设备、心血管高值耗材、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器械等符合创业板属性的更受投资机构欢迎。 自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以来,广东省迅速反应,抢抓注册制改革机遇。 广东证监局支持地方政府完善奖补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圳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拟通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四个方面帮助深圳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月14日,广东证监局副局长王文哲在“把握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助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表示。“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是要强化市场约束和法制的约束,但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监管应更加健全,审核把关要更加严格。” 他提出,一是企业要抓住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历史机遇,苦练内功,科学规划上市路径,借助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二是市场各方应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共建良好广东资本市场生态。 上市绝不是“终点”,而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全面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企业大开绿灯,放行上市,反而对企业要求更高,当下投资机构更应该“回归价值投资”,具备高成长性高科技、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