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访谈丨军融科创董事长陈斌:做难而正确的事,打通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发表时间:2023-09-11 15:58 科技创新绝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其中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8%,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 “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相比其他领域,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更复杂。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关注的是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科研人员往往只关注科研的深度和广度,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因此,要将无形概念转变为有形的产品,需要更专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形成接力棒。 陈斌是军融科创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2019年,他创立公司,组建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围绕医疗大健康产业,为科学家、高校、医院、科技企业、科技载体等主体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他曾是南方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在南方医院肿瘤科、南部战区总医院(原广州军区总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从事临床研究及医学成果转化等工作10余年,如今解锁新身份——“技术经纪人”。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技术经纪人,则是打通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关键“铺路人”和“搭桥人”。 技术经纪人作为连接技术和市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开拓市场空间、捕捉市场机遇、组织技术成果商业化开发、融资、技术合同签订中起到参谋、协调和监督作用,对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有机协同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是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主力军。 近日,大湾区生物医药观察团队走进军融科创,深入访谈。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上,看军融科创如何破局,赋能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 ![]() 1 谈及职业的转变,陈斌坦言,因为学科的特殊性,会面临很多生离死别的无奈与沉痛,因此离开一线,转攻科研,又因机缘巧合从科研工作者变为科研管理人员。从部队医院退役后他选择自主创业,希望通过多年医生、科研人员与科管人员多重经验积累,搭建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助力科技精英扬帆起航。 “我们相当于科学家的经纪人,也被称为转化医学服务商,我们有专属的职称体系——技术转移工程师。” 陈斌表示,军融科创会陪伴科学家挖掘项目价值,提供市场痛点分析、知识产权运营、资本化运作等咨询服务,做好方案规划,协助科学家开展项目工作。通过将科学家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转让给企业或扶持科学家创业的方式,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2022年,军融科创首次申请成为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通过常态化举办成果对接会、项目发布会等方式,打通成果转化链条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医疗专家智库、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项目成果孵化等生态体系赋能服务,引导项目成果进入头部企业供应体系。 如今军融科创已累计对接100多位科学家、20家三甲医院、10家医学高校、12所研究院,成功促进多项成果的转化落地,例如生物人工肝、“常护卫”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产品等。 公司目前成果转化聚焦在八个细分领域,分别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智慧设备、慢病养老、生物技术、创新原料、特医食品和药食同源等。 2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一是直接的专利交易。 比如企业购买科学家专利,包括技术方案、基础架构等,产生了交易价值,便完成转化。企业后续再通过改进专利成果,实现产品升级,价值增量。 二是有形产品真正落地,即产品取证上市,进入临床使用。 “这种转化方式很难,无形概念转变为有形的产品,转化率不到8%。”陈斌举例,一个医院如果有两万个专利,最终可能只有两个成功转化。 为提高转化率,陈斌团队在服务时,首先要分析项目的价值。有科研价值的,需要继续研发。有市场价值的,适合直接转化。 “具有市场化、先进性、创新性的成果才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因此,进行项目估值时,需要分析它的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同类产品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其次,他们还要对企业需求进行调研,了解清楚企业的技术需求是什么,进而反馈给科学家,让科学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为促进“产学研用金”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搭建多元沟通桥梁与渠道,军融科创作为发起单位,集合高校、企业等,成立广州市穗港澳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促进会,并创办了2023湾区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成长营。 “成长营聚集医疗机构、投资机构、评估机构、初创团队、头部企业、高校院所等。 对科学家来说,他的项目可以直接在里面找到合适对接的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小型课题也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展研究。如果一些上市公司有闲置实验室,也可以提供给科学家使用,实现科研设施共享,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此外,军融科创还会定期邀请名师解读创新创业政策、分析成果转化形势,提供科学方法论。 3 转化路径不够清晰 项目转化价值较低 激励分配机制还需完善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版)规定科技完成单位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要在50%以上,而部分医疗机构单独制定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定用于项目组奖励的比例均在70%以上,保障医院、科室和项目组的权益。 2021年6月,国家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陈斌观察到,广州一直以来都重视并积极推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也具备转化的“土壤”——丰富的医疗研究资源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此外,在政府高度重视下,还需要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协同,降低早期项目投资风险,挖掘更多高价值的早期项目。”目前,广州在社会资源配置和政府扶持基金上,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中,侧重投资后期成熟项目,而投早投小投新策略推动难,对整个成果转化生态的良性循环有一定影响。 要有前端支持,才能推动后端的转化开发。“如有更活跃的种子轮、天使轮基金,相当于给早期创业项目撒上很好的肥料,让项目有三到五年的成长时间,也需要有技术经纪人这样的‘育苗工匠’,项目才能茁壮成长。” 2022年,军融科创和投资机构伙伴成立了一支天使基金,总募资5000万元,首期募资1000万元,用于投资孵化早期医疗创业项目,首批投资企业有尔立简生物科技及医邻医健康科技。 ![]() 陈斌表示,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是“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精准对接的结果。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专业团队。 “比如在研发阶段,科学家应占主导地位。转化阶段时,需要以专业的科技转化团队为主。到后期市场化时,需要由市场运营团队管理。”为此,军融科创借助多年积累的技术、投资、转化医学服务经验,搭建起完备的医疗成果转化生态圈,精准链接各项创新要素。 4 “国家政策导向激发了科学家的转化动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在平台建设、激励分配、产权保护、转化标准等体制机制方面逐渐清晰。 2015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版)—— 指出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评估、经纪等服务。” 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 强调“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有效互动,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服务体系。” 2022年9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 提出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等六大重点任务。 陈斌表示,这几年,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职称评定标准等有了很大变化。从发表论文,逐渐转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更注重知识产权和转化,向产品和产业靠近。以后针对研究型科学家和应用型科学家,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考核机制。 军融科创紧跟国家步伐,做好科学家成长路径的引导,根据研究型和应用型科学家的区别,规划不同的成果转化路径。 军融科创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积极举办技术转移经纪人培训班,培养更多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截至目前已举办了2期,受训人数达百余人,并将于今年年末举办第三期技术经纪人培训班,重点培育医学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人才。 “我们积累了15年的成果转化经验,在合作伙伴之间留下了良好的口碑。长期陪伴下,获得了科学家的认可和称赞。”目前,军融科创已经形成一个集中度极高的平台,集聚多方面人才资源和具有前沿技术的孵化项目,初具产业生态。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过程道阻且长,但军融科创的初心就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挖掘更多前沿科技成果,推动我国医疗科技成果高质高效转化,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视觉设计 | 黎倩儿 ![]() |